提交需求
赛事与广告咨询合作,请填写需求表单,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森泽繁体中文组金奖背后的复刻故事与思路
“草窗古韵”是一款开始于2023年7月的字体复刻项目,也是字刻typetime这个项目第一个正式字体。当时刚刚开始着手研究古籍文化知识,惊讶于如此精美的宋代家刻善本竟被埋没在茫茫书海中,无现代字库进行复刻,由此便着手开始了复刻尝试。
该字体至今也是历时一年半的项目了(中间也穿插了不少的个人事务),从开始的盲目临摹到熟悉刻本后的游刃有余,我也跟随着一起成长了不少。
《草窗韵语》——宋咸淳浙江家刻本,基于对原古籍善本的致敬,我想先介绍一下该刻本的作者及背景。《草窗韵语》作者周密(1232-1298),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字公瑾,号草窗(此号即源于《草窗韵语》),济南人。除词人身份之外,周密同时也是一名鉴藏家。南宋遗民,与赵孟頫为亲近好友。
《草窗韵语》被考证为是周密真迹,本人抄录,书法欧柳兼备,字体妖娆秀丽。此本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稀见之本,也是周密唯一流传下来的的诗集,周密真迹上板并请良工刻出,其消耗无论时间与工本费都相比其他刻本更高。
该善本艺术价值主要体现为:在南宋晚期大多浙江杭州刻本从一直盛行的欧体字逐渐变为近于僵化的书棚体。而主流既立,异流自生,一些有追求的文人墨客开始厌恶日趋僵硬的字体,他们想要追求更加复古、有活力的唐楷书体,兴起了文人私家刻书,周密便是其一。
《草窗韵语》注重艺术性,也体现了周密个人的书法审美,与注重效率与成本和趋于程式化字体风格的坊刻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灵动、个性化,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文人刻书的清瘦雅致倾向,为当时消沉的书坛带来一丝活力,这同样与我们做字刻TypeTime项目的初心不谋而合。
▲书棚体代表刻书:《朱庆余诗集》(国图藏)、《才调集》 (上图藏)
▲书棚体与草窗韵语书体对比
《草窗韵语》也是清末民初间江南著名藏书家蒋汝藻最得意的藏书,其藏书楼名为“密韵楼”便是取作者与书名各一字。曾在文人墨客宴集中被沈曾植谓之为“妖书”、叶昌炽叹为“尤物”“纸墨鲜明、刻画奇秀, 出匣如奇花四照, 一座尽惊······触手古香、令人著录为稀有珍奇也。”
可以说,《草窗韵语》的书体在古籍善本中独树一帜,写刻精工,堪称孤例。
我们秉承着源自古籍、忠于古籍的态度,首先需要尽可能还原刻本本身的书风与气质,这是最基本的部分。
我希望做到大字号下细节丰富的同时不影响小字号在屏幕的显示效果,以及若使用该字体进行印刷,考虑油墨溢出的可能性。为了还原草窗的硬朗清秀,总体保持线条的干净利落非常重要 。▲《草窗韵语》内页与“草窗古韵”对比
▲大小字号下展示效果——森泽字体样张
在复刻的过程中,毕竟古籍经过雕版、印刷到现在电子化扫描版本的分辨率限制,会有不少细节的丧失,需要思考使用矢量曲线如何将部分缺失的细节尽可能还原。
由于现代电脑字库的局限,同一个汉字只拥有一个unicode编码。不同于雕版,同一个汉字可能会出现多次,且会有些许变化。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可以参考书中重复出现的字形,对整本古籍不断的翻看,推敲其笔形特征和线条的处理。
另外,同一刻本内常有前后书体不统一的情况,草窗也不例外,当然这差异并非天差地别。这就需要字体设计师逐年累月随着复刻的字型数量越来越多,对于笔画造型与书体理解更深后,综合特征与细节,不断调整与取舍,以呈现出整体较为贴近原本的字体形态。当然,不否认其中会存在作为当代字体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影响。
前面提到《草窗韵语》是周密本人抄录,那么在骨架及书风上,一手资料是当然是《草窗韵语》,但除了原本,接下来还可以参考的就是其书法真迹(即使为不同书体)。以下是周密唯二两幅跋文真迹。
通过对比周密书法真迹,《草窗韵语》的字体大抵受到刻工影响极大,刻工是谁却已不可考。但可以看出此善本之所以可以呈现如此清秀雅致的风格,刻工功不可没。
左·《周密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书体,风格近于欧体(现藏故宫博物院)
右·《周密跋赵孟坚〈水仙图〉》 行楷书体 (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除上述真迹之外,非常重要的参考材料的是当时刻书业大行其道的欧阳询书法“欧体”以及《草窗韵语》“欧柳兼备”其中的柳公权书法“柳体”。这些也都是对于保证字体尽可能还原其“精气神”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尤其在复刻刻本内并不存在的汉字时。
▲周密真迹、欧体、柳体与草窗韵语书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复刻综合参考所有书体产生的细微调整
既然为复刻,其中古异体字同样是雕版古籍和汉字文化的一部分。周密的《草窗韵语》相比同时期其他的雕版刻本拥有更多的异体字变化,部分汉字甚至出现不止一种变化,这也是前面提到追求刻本“更有活力”的重要特征之一。
保留所有的刻本内的古异体字是呈现刻本书体原本面貌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将以替换字型的方式,或将输出为另外字体包不做更多改动不为国标妥协,只希望这一做法能够让使用这个字体朋友更多地了解到我们汉字过去不同的面貌,同样也是对原刻本的致敬与尊重。
▲异体字型变化——《草窗韻語第一卷〈將進酒〉》部分
▲草窗古韵部分古异体字
《草窗韵语》书体之所以如此灵动,除了异体字之外,同一部件的多种形态也是原因之一。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多样化的部件造型,也是复刻过程很重要的部分。
▲部件“氵”的不同造型
▲部件“辶”的不同造型
▲部件“忄”的不同造型
在复刻的过程中,秉承着一字不落复刻原本的原则,复刻了一些美丽的“废物”。或许未来并不会被设计师高频使用,但复刻过程让人乐在其中。
关于为什么我们想要做字刻typetime这个项目,我们在公众号第一篇文章末尾有提到:古籍雕版版刻作为从宋朝开始盛行并维持了长达几百年的主流书籍印刷方式,其书体的多变,拥有着重要的历史变化特征。我们作为字体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做些什么,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希望能够将古籍文化通过字体设计师的视角带入当今视野,尤其是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刻本。
所以,开发字体于我们来说更像是对于古籍文化的承载之物,能够为大家所用的同时,了解这款字体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故事。当前我们看到市面上的复刻字体非常少,近些年几乎看不到高质量的复刻字体,且多数的复刻字体是从古籍中汲取灵感的再创作,以及对于现代字形标准不得已的妥协和修改,而并非忠于刻本的复刻,也几乎不谈古籍背后的历史文化,这是一种逃避真正困难的表现,毕竟精心制作的古籍字体相比较近些年大行其道的“创意字体”以及“书法字体”并不在同一个开发难度上。
今田欣一早在2015年就对中国雕版字体进行了研究并且复刻了一部分字体,但中国字库却极少有对雕版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我们希望能够面对一些真正“难”的事,相比自己“要做什么”,我们认为“不做什么”更加重要。静心研究中国雕版书体且真正做一些高质量的复刻字体,不做超出这个范围内的任何事。忠于刻本,即尽可能还原其精神面貌且保留全部古字型,不追求所谓效率,源于古籍、尊重古籍。借用独立字体设计师薛天盟的话作为结尾:“字体设计是一个需要不断朝后看的学科,需要从被遗忘的故纸堆中发掘出向前挪动一步的力量。”
时间就是答案。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